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竹明代诗人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竹明代诗人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朱元璋咏竹原文?
  2. 王安石和刘基称颂竹子的诗?
  3. 王阳明看竹子的总结?

朱元璋咏竹原文?

原文如下:

咏竹  朱元璋〔明代〕

竹明代诗人,明朝古诗《竹》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雪压枝头低,虽低不着泥。

一朝红日出,依旧与天齐。

译文

竹明代诗人,明朝古诗《竹》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雪压枝头低,虽低不着泥。尽管大雪的沉重将竹子压弯了腰,枝头眼看要沾着地上的污泥了。

一朝红日出,依旧与天齐。等到天放晴,红日出,雪融化,那竹子依旧会丢掉负担昂首挺胸。

王安石和刘基称颂竹子的诗?

王安石

竹明代诗人,明朝古诗《竹》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一径森然四座凉,残阴馀韵去何长。人怜直节生来瘦,自许高材老更刚。
会与蒿藜同雨露,终随松柏到冰霜。烦君惜取根株在,欲乞伶伦学凤凰。

题赵学士色竹图
明代: 刘基
竹性本孤直,磬折良可怜。由来刚介有摧挫,岁寒然后知真坚。
虚堂无人清气会,日满高林风影碎。漆园胡堞去茫茫,今落潇湘苍玉佩。

王阳明看竹子的总结?

明代大哲学家王守仁一心想成为圣贤,一直笃信朱熹的“格物致知”学说。为了实践,他曾格了七日七夜的竹子,希望能够格出竹子之理,但换来的却是刻骨铭心的失败,自己更因此而病倒了。从此,王守仁开始改变了自己的看法。

王守仁通过对格竹子之理失败的经验的总结,认为在朱熹的“格物致知”论中,认识的对象是自然的事物,认识的方法是外在的观察,认识的目的是增进知识。王守仁对朱熹的这种“格物致知”论非常不满,提出了自己的“致良知”学说。所谓“致良知”,就是说认识的对象应该是自己的心灵,认识的方法应该是向内的自我体验,并将自己的体验即心中的天理推广到外部事物之中,筒单的讲就是要“知行合一”。

端正事业物境,达致自心良知本体。""致知"云者,非若后儒所谓充扩其知识之谓也,致吾心之良知焉耳。良知者,孟子所谓"是非之心,人皆有之"者也。是非之心,不待虑而知,不待学而能,是故谓之良知。是乃天命之性,吾心之本体,自然良知明觉者也。"

这段话的意思是,致知不是朱熹他们所说的获得知识,而是找到自己的良知。

"物者,事也,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,意所在之事谓之物。格者,正也,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。正其不正者,去恶之谓也。归於正者,为善之谓也。夫是之谓格。"

这段话是说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格,王阳明认为,这里的格,不仅有认识、探究的意思,更为重要的是,格就是端正自己的内心的意思。所以,王阳明提出了自己心学上的最为著名的四句教,你理解了这四句话,就懂了什么是格物致知,就懂了王阳明的心学,就懂了做人的终极大道。

这四句话是:无善无恶是心之体,有善有恶是意之动,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。王阳明说的很清楚,格物就是为善去恶,致知是什么,是知道自己的良知,知道了自己的良知,就懂得了什么是善恶!这就是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!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竹明代诗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竹明代诗人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