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于谦明代著名什么诗人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于谦是明代著名的什么诗人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于谦是哪代诗人?
  2. 古代诗人于谦简介?
  3. 于谦明朝资料?

于谦是哪代诗人?

于谦是明代诗人。

于谦(1398年5月13日-1457年2月16日),字廷益,号节庵,官至少保,世称于少保 ,汉族浙江杭州钱塘县(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)人。明朝大臣。

于谦是明代著名的什么诗人,于谦是明代著名的什么诗人呢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永乐十九年(1421年),于谦登进士第。宣德五年(1430年)又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等地。他忧国忘身,口不言功,平素俭约,居所仅能遮蔽风雨。但因个性刚直,招致众人忌恨。

明宪宗时,于谦被复官赐祭,弘治二年(1489年),追谥“肃愍”。明神宗时,改谥“忠肃”。有《于忠肃集》传世。《明史》称赞其“忠心义烈,与日月争光”。他与岳飞、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”。

于谦是明代诗人。

于谦是明代著名的什么诗人,于谦是明代著名的什么诗人呢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于谦,字廷益,号节庵,官至少保,世称于少保 ,汉族,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。明朝大臣、民族英雄、军事家、政治家、诗人。

1421年,于谦登进士第。明英宗时,因入京觐见不向权臣王振送礼,遭诬陷下狱。土木之变后,明英宗兵败被俘,他力排南迁之议,坚请固守,升任兵部尚书。明代宗即位,整饬兵备,部署要害,亲自督战,率师22万,抵御瓦剌大军。瓦剌太师也先挟英宗逼和,他以“社稷为重,君为轻”,不许。也先无隙可乘,被迫释放英宗。

1457年,明英宗复辟,大将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,致使其含冤遇害。有《于忠肃集》传世。《明史》称赞其“忠心义烈,与日月争光”。他与岳飞、张煌言并称“西湖三杰”。

于谦是明代著名的什么诗人,于谦是明代著名的什么诗人呢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于谦最有名的诗就是那首《石灰吟》:千锤万凿出深山,烈火焚烧若等闲。粉骨碎身浑不怕,要留清白在人间。

古代诗人于谦简介?

于谦,汉族,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。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,得到明宣宗器重,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。字廷益,号节庵,官至少保,世称于少保。祖籍考城(今河南省民权县),故里在今民权县程庄乡于庄村。于谦的曾祖于九思在元朝时离家到杭州做官,遂把家迁至钱塘太平里,故史载于谦为浙江钱塘人。

永乐十九年成为进士。宣德元年,汉王朱高煦在乐安州起兵谋叛,于谦随明宣宗朱瞻基亲征。

于谦外出巡按江西,昭雪了被冤枉的几百个囚犯。他上书奏报陕西各处官校骚扰百姓,诏令派御史逮捕他们。皇帝知道于谦可以承担重任,当时刚要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接派驻省的巡抚,于是亲手写了于谦的名字交给吏部,越级提升为兵部右侍郎,巡抚河南、山西。

于谦每次进京奏事,从不带任何礼品。有人劝他说:“您不肯送金银财宝,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?”于谦潇洒一笑,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,说:“只有清风。”“两袖清风”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。

于谦明朝资料?

于谦(1398年5月13日-1457年2月16日),字廷益,号节庵,官至少保,世称于少保 ,汉族,浙江杭州府钱塘县(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)人。明代大臣、民族英雄。

永乐十九年(1421年),于谦登进士第。宣德元年(1426年),以御史职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,因严词斥责朱高煦而受宣宗赏识。后巡抚河南、山西。宣德五年(1430年)又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、山西等地。明英宗时因入京觐见时不向权臣王振送礼,遭诬陷下狱,因两省百姓、官吏乃至藩王力请而复任。

土木之变后,英宗兵败被俘,他力排南迁之议,坚请固守,升任兵部尚书。明代宗即位,整饬兵备,部署要害,亲自督战,率师二十二万,列阵北京九门外,抵御瓦剌大军。

瓦剌太师也先挟英宗逼和,他以“社稷为重,君为轻”,不许。也先无隙可乘,被迫释放英宗。和议后,于谦仍积极备战,挑选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,又遣兵出关屯守,边境得以安宁。当时朝务繁杂,于谦独运征调,合乎机宜。其号令明审,令行政达。他忧国忘身,口不言功,平素俭约,居所仅能遮蔽风雨。但因个性刚直,招致众人忌恨。

天顺元年(1457年),英宗复辟,大将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,致使其含冤遇害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于谦是明代著名的什么诗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于谦是明代著名的什么诗人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