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唐朝诗人李华的诗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朝诗人李华的诗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李华属于盛唐还是中唐?
唐朝诗人李华属于盛唐。明代高棅在《唐诗品汇·总序》中将唐诗的发展分成初、盛、中、晚四个阶段,其中 盛唐指玄宗***元年(713)――代宗大历元年(766)约五十年。中唐指代宗大历元年(766)至文宗大和九年(835)年。而李华生于公元715,卒于公元766年,恰好经历了盛唐时期,所以他是盛唐诗人。
临终歌原文赏析?
此诗作于唐代宗宝应元年(762年),即李白去世当年。根据诗的内容,联系唐代李华在《故翰林学士李君墓铭序》中说:“年六十有二不偶,赋临终歌而卒。”则“临路歌”的“路”字当与“终”字因形近而致误,“临路歌”即“临终歌”。
“大鹏飞兮振八裔,中天摧兮力不济。”可能受了庄子《逍遥游》中所描绘的大鹏形象的启发,李白在赋中以大鹏自比,抒发他要使“斗转而天动,山摇而海倾”的远大抱负。后来李白在长安,政治上虽遭到挫折,被唐玄宗“赐金还山”,但并没有因此志气消沉,大鹏的形象,仍然一直激励着他努力奋飞。大鹏在李白的眼里是一个带着浪漫色彩的、非凡的英雄形象。李白常把它看作自己精神的化身,他有时甚至觉得自己就真像一只大鹏正在奋飞,或正准备奋飞。但现在,他觉得自己这样一只大鹏已经飞到不能再飞的时候了,他便要为大鹏唱一支悲壮的临终歌。“中天摧兮”则指他在长安受到挫折,等于飞到半空伤了翅膀。结合诗人的实际遭遇去理解,这两句就显得既有形象和气魄,又不空泛。那无限苍凉而又感慨激昂的意味,着实震撼人心。
“馀风激兮万世,游扶桑兮挂石袂。”意谓大鹏虽然中天摧折,但其遗风仍然可以激荡千秋万世。这实质是指理想虽然幻灭了,但自信他的品格和精神,仍然会给世世代代的人们以巨大的影响。
“后人得之传此,仲尼亡兮谁为出涕?”前一句说后人得到大鹏半空夭折的消息,以此相传。后一句用孔子泣麟的典故。但如今孔子已经死了,谁也不会像他当年痛哭麒麟那样为大鹏的夭折而流泪。这两句一方面深信后人对此将无限惋惜,一方面慨叹当今之世没有知音,含意和杜甫总结李白一生时说的,“千秋万岁名,寂寞身后事”(《梦李白二首》)非常相近。
此诗发之于声是李白的长歌当哭;形之于文,可以看作李白自撰的墓志铭。李白一生,既有远大的理想,而又非常执着于理想,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了一生。这首诗说明他在对自己一生回顾与总结的时候,流露的是对人生无比眷念和未能才尽其用的深沉惋惜。
【原文】
大鹏飞兮振八裔,中天摧兮力不济。
馀风激兮万世,游扶桑兮挂左袂。
后人得之传此,仲尼亡兮谁为出涕。
临终歌,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。这首诗既是李白的绝笔,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绝笔之一。以下是临终歌原文赏析:
《临终歌》:
大鹏飞兮振八裔,中天摧兮力不济。
余风激兮万世,游扶桑兮挂石袂。
后人得之传此,仲尼亡兮谁为出涕。
春山即兴古诗朗读?
《春行即兴》
唐·李华
yí yáng chéng xià cǎo qī qī ,jiàn shuǐ dōng liú fù xiàng xī 。
宜阳城下草萋萋,涧水东流复向西。
fāng shù wú rén huā zì luò ,chūn shān yī lù niǎo kōng tí 。
芳树无人花自落,春山一路鸟空啼。
宜阳城外,长满了繁盛的野草,连绵不绝,山涧溪水向东流去,复又折回向西。
春山之中,树木繁茂芬芳,然空无一人,花儿自开自落,一路上鸟儿空自鸣啼。
《春行即兴》是唐代诗人李华创作的一首写景小诗,诗中看似处处写景,实际作者通过景物抒发了自己对时代的深沉叹惋之情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诗人李华的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唐朝诗人李华的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