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唐朝边塞诗人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唐朝边塞四诗人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边塞三王指的是谁?
  2. 唐代边塞诗人的代表是谁?

边塞三王指的是谁?

是指王昌龄王维、王之涣。

王昌龄 (698—757年),字少伯,并州晋阳(今山西太原市)人。唐朝时期大臣,著名边塞诗人。***十五年(727年),进士及第,授校书郎,迁龙标县尉。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,授汜水县尉,坐事流放岭南。***末年,返回长安,授江宁县丞。安史之乱时,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***。

唐朝边塞四诗人,唐朝边塞四诗人指的是哪四位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王昌龄的诗有:《出塞》、《从军行》、《塞下曲·饮马渡秋水》、《***莲曲》、《闺怨》《芙蓉楼送辛渐》等。王昌龄存诗181首,体裁以五古、七绝为主,题材则主要为离别、边塞、宫怨。就数量之多,体制之备,题材之广说。

王维(701年-761年,一说699年—761年),唐朝河东蒲州(今山西运城)人,祖籍山西祁县,唐朝著名诗人、画家,字摩诘,号摩诘居士。***十九年(731年),王维状元及第。历官右拾遗、监察御史、河西节度使判官。唐玄宗天宝年间,王维拜吏部郎中、给事中。安禄山攻陷长安时,王维被迫受伪职。长安收复后,被责授太子中允。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,故世称“王右丞”。

王维参禅悟理,学庄信道,精通诗、书、画、音乐等,以诗名盛于***、天宝间,尤长五言,多咏山水田园,与孟浩然合称“王孟”,有“诗佛”之称。书画特臻其妙,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。苏轼评价其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。”存诗400余首,代表诗作有《相思》、《山居秋暝》等。著作有《王右丞集》、《画学秘诀》。

唐朝边塞四诗人,唐朝边塞四诗人指的是哪四位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王之涣(688年-742年),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,字季凌,汉族,绛州(今山西新绛县)人。豪放不羁,常击剑悲歌,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。名动一时,他常与高适、王昌龄等相唱和,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。其代表作有《登鹳雀楼》、《凉州词》等。

王之涣现存生平资料不多,只知早年由并州迁居至绛州,曾任冀州衡水主簿。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。因被人诬谤,乃拂衣去官,“遂化游青山,灭裂黄绶。夹河数千里,籍其高风;在家十五年,食其旧德。雅谈圭爵,酷嗜闲放。”。后复出担任文安县尉,在任内期间去世。

唐代边塞诗人的代表是谁?

高适,岑参,王昌龄

唐朝边塞四诗人,唐朝边塞四诗人指的是哪四位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,与岑参并称“高岑”。笔力雄健,气势奔放,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、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。早年曾游历长安,后到过蓟门、卢龙一带,寻求进身之路,都没有成功。在此前后,曾在宋中居住,与李白杜甫结交。其诗直抒胸臆,不尚雕饰,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,大多写边塞生活。

高适,岑参,李益,王昌龄

边塞诗又称出塞诗,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。一般认为,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,隋代开始兴盛,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。据统计,唐以前的边塞诗,现存不到二百首,而《全唐诗》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。其中有些宏伟的篇章不但是华夏文学的宝贵财富,而且极具历史意义。

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有王昌龄、王翰、王之涣、岑参、高适、李益等。边塞诗又称出塞诗,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。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,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,代表诗人有高适、岑参、王昌龄、李颀、王维,高适《燕歌行》、岑参《白雪歌》、《走马川行》等七言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,即:雄浑、磅礴、豪放、浪漫、悲壮、瑰丽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边塞四诗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唐朝边塞四诗人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